首页 新闻 教育 校园 文学 商业 科技 旅游 健康 女性 电商 生活 育儿 资讯

教育之声·展形象 | 正道力行方致远,一行一辙尽华章——走进苏辙小学

2025-06-25 14:12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  三苏故里传文韵,东坡沃土育新苗。为了更好地展示东坡教育形象,呈现良好的学校风采风貌,东坡区教体局将陆续推出"东坡校园"系列专题报道。本系列将以历史沿革为经,以办学实绩为纬,通过"办学规模、师资建设、育人成果、特色品牌、发展愿景"等五大维度,解码一所所有温度的校园教育密码,为聚力打造都市圈一流教育品牌赋能助力。

  苏辙小学

  眉山作为三苏故里,素有“千载诗书城”的美誉,眉山市东坡区苏辙小学就坐落于这片儒风浩荡、人杰地灵的热土上。

  苏辙小学以眉山本土出生的宋代大文豪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命名,是2016年新建的青春学校。学校占地65亩,现有在校学生4500余人,宽敞的校园、合理的布局、一流的设施、主题式绿化、融入苏辙文化元素的文化环境、优秀教师队伍,彰显了学校的靓丽和活力。

  凭借千年诗书城的深厚底蕴以及苏辙“浩然”文气的滋养,无疑使年轻的苏辙小学具备了饱满的文化自信、广阔的发展前景。在传统与现代的辉映里,学校秉承“正道行远”办学理念,大力挖掘“苏辙文化”,构筑“四人教育”育人体系,坚守教育初心,探索创新路径,迅速创开了品牌,赢 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信任,美誉度与日俱增:教育部主题读书活动先进集体、全国足球特色学校、全国传统文化基地校、四川省首批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校、四川省第九届艺术节展演奖、眉山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、东坡区素质教育推进一等奖等奖项纷至沓来,花落有声。乐山市校长考察团、新都区党政代表团、青神县党政代表团、丹棱校长考察团以及来自海南、宜宾、绵阳、峨眉、阿坝、仁寿等地学校的领导纷纷来校参观,赞誉有加,一路前行,一路花香。

  文化引领: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

 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。它绝非抽象的概念,而是融入师生血脉的文化印记,是师生脱口而出、镌刻于心的办学理念,更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。苏辙小学以“弘教育正道,育全人学生”为主题,构建“弘道”文化体系框架,同时深度挖掘苏辙文化,确立了“正道行远”核心理念,旨在弘扬苏辙做人之道、做事之道、学习之道、生活之道,让学生在苏辙千年脚印中循道而行、接力文化,找到心中那个最出彩的自己。

  苏辙小学紧扣“苏辙文化”核心因子,深入挖掘环境育人的文化内涵,做优校园环境,“兰香园”“新园柳”“菡萏轩”“榴红园”“风竹廊”“子由广场”,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楼园名,均凝练自苏辙诗词文赋,形成了“苏辙精神”引领的传统文化特色校园环境,同时,设立极具学校特色的三苏名言警句长廊、艺术作品展示长廊、学生笑脸展示墙、苏辙故事和苏辙家风浮雕墙、核心价值观教育墙、苏辙特色小品景观等,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,起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。

  苏辙小学行政班子

  苏辙小学党总支委员

  苏辙小学工会委员

  苏辙小学纪检小组

  苏辙小学年级辅导员

  苏辙小学年级主任

  苏辙小学团支部班子

  课程保障:构建“四人教育”育人体系

  好人、能人、健全人、审美人,就是对“五育并举”生动鲜活的诠释。苏辙小学在“弘道”办学理念的烛照下,构建了“四人教育”课程体系,为素质教育实施提供课程保障;建立了素质教育保障机制,确保素质教育落地生根;不断创生特色育人课程,为生命个性而精彩发展培育了良好土壤。

  “四人教育”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和校本拓展课程分类整合、相互融通,形成较为完善的三级学校课程体系,保证了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实施、校本特色课程的优化,为五育并举、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
  科研聚力:创生教师成长“磁场”

  教师是立教之本,兴教之源。苏辙小学历来重视教师培养,通过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的方式,扎实开展各种教师培养活动,给教师提供学习成长路径,如:常规教研、专家把脉问诊、学科“种子教师”培养、“青蓝结对”工程、每年暑假1周集训、选派教师参加国省市区校外培训等举措,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成长。

  九年来,苏辙小学先后涌现出特级教师4人,正高级教师3人,教师仅在省级以上平台赛课、献课就达40余节次,市区活动中展示多达100余节次,各级立项课题达60多项,形成省市区三级研究网络,获省级奖励(成果)4项,市级奖励(成果)18项,区级奖励(成果)29项。

  窦红霞

  四川省第三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;眉山市人大代表、眉山市优秀校长;四川省教育评估院质量监测专家组成员、四川省“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“兼职研究员;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外语园丁教师,全国“生长教育”好校长;曾获四川省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竟赛一等奖;四川省“少儿空中英语”口语比赛一等奖、四川省“少儿空中英语”赛课一等奖。主研课题“基于地域特色的小学研学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”成果获省政府二等奖、市政府一等奖、“以宋词文化为载体形成诗意校园的策略"获眉山市政府第五届教学成果一等奖。在《四川教育》《教育家》《教育科学论坛》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,指导师生参加国家、省、市、区英语比赛600多人次获奖。

  周明伟

  四川省绿色学校优秀教师,眉山市优秀校长,东坡区优秀教育工作者,先进青年教师,优秀共产党员,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。主研课题获四川省第四届普教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,眉山市教学成果二等奖,有多篇文章在省级刊物发表。

  彭丽琴

  眉山市先进教师,乐山市优秀辅导员,东坡区先进教师,东坡区优秀教育工作者,东坡区十佳语文教师,东坡区优秀党务工作者,东坡区语文教学赛课一等奖,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,多项课题获省市奖。

  徐卫明

  正高级教师,四川省特级教师,眉山市优秀教师。

  余洋

  省级普通话测试员,眉山市骨干教师,东坡区十佳语文教师,东坡区十佳优秀行政,东坡区教育体育工作表现突出个人。曾获眉山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,眉山市语文赛课一等奖,东坡区语文赛课第一名。赴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做语文教学交流并上示范课,在四川省小学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中,参与讲座并上示范课。多项教育科研成果在省、市、区获奖。

  周程勋

  “东坡英才”获得者,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,全国赛课一等奖,受邀在广东、云南、陕西、重庆等地作示范课、讲座50余场次。

  胡元林

  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“四川省体育特级教师”,四川省体育达标先进工作者,眉山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二批“眉州名师”,“眉山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”优秀党员,优秀辅导员。

  方敏

  东坡区优秀教师,所带班级荣获东坡区优秀班级,四川省道法学科作业设计优秀奖,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市级一等奖,东坡区班主任技能大赛三等奖。

  费燕

  东坡区优秀教师,眉山市区骨干教师,眉山市赛课一等奖,作业设计省二等奖,指导多位青年教师参与省、市、区赛课分获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
  蔡晓燕

  眉山市优秀教师,眉山市骨干教师,所带班级先后获得区优秀班集体,眉山市优秀班集体,多次在区级教学比赛活动获得一等奖。

  孙惠

  东坡区优秀教师,优秀辅导员,眉山市赛课一等奖,作业设计一等奖,四川省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。

  曾晓映

  东坡区骨干教师,十佳班主任,优秀教师,四川省赛课一等奖。

  刘念

  全国论文一等奖,四川省论文三等奖,眉山市赛课一等奖,论文二等奖,课题二等奖,所带班级被评为东坡区优秀班级。

  张丽

  东坡区劳动中心组组长,东坡区骨干教师,东坡区十佳班主任,眉山市优秀教师,眉山市赛课一等奖,数学作业设计省二等奖,四川省班主任论坛做讲座分享。

  徐杨

  眉山市骨干教师,东坡区首批骨干教师,东坡区优秀教师,东坡区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,作业设计获省二等奖,所带班级被评为东坡区优秀班集体。

  彭建芳

  眉山市骨干教师,眉山市小学数学教师赛课二等奖,眉山市作业设计一等奖,眉山市小学数学微课大赛二等奖。

  傅元君

  第六届和美教育论文一等奖,四川省课堂教学大比武二等奖,四川省作业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,眉山市课堂教学大比武市级优课,眉山市青年教师素养展评大赛一等奖,在四川省十市第二届小学数学联合教研活动中执教展示课。

  张莲

  东坡区小学英语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,眉山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展评二等奖。

  杜明鹃

  四川省美术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,四川省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,四川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,眉山市美育案例一等奖,眉山市赛课一等奖,区骨干教师,精心指导善辙书法工作坊获省三等奖,陶艺工作坊获区一等奖,指导学生多次获省、市、区一等奖。

  沈博

  硕士研究生,乒乓球国家二级运动员,乒乓球国家一级裁判,四川省乒乓球中级教练员,眉山市乒乓球优秀教练员,四川省大学生乒乓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,四川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小学体育一等奖。

  朱金铭

  硕士研究生,国家二级运动员,国家二级裁判员,四川省省级非遗松溪内家拳传承人,连续两年带队苏辙小学乒乓球队获得区、市乒乓球男女团体冠亚军,曾获自贡市优秀教练员,眉山市优秀教练员。参加清华、华东师大、北体等大学主办全国性体育科学论坛十余次并做专题报告,主持市级、省级乒乓球科研课题三项。

  肖敏

  四川省课题二等奖,眉山市器乐合奏二等奖,眉山市班级器乐二等奖,眉山市微课二等奖。

  鲁洁

  专职心理教师,东坡区心理教研员,眉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中心组组长,东坡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组长,眉山市心理危机干预成员,眉山市骨干教师,四川省教育学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会理事,东坡区优秀学科教师,眉山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,眉山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。多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,赛课获省市一二等奖。著有书籍《心理老师的解忧杂货铺》和《中小学生的心灵捕手》。

  五育融合:让孩子看见更好的自己

  苏辙小学紧扣全面发展理念,扎实开展五育融合,整合家校资源,依托丰富活动,助推学生优质而个性成长。

  依托本土,大力开发德育育人资源,构筑育人体系,开展德育活动,清明“缅怀子由”、盛夏“走进竹园”、金秋“祭拜三苏”等特色活动,富有浓郁本土文化气息;融合资源,不断锤炼体育学科特色,将足球、篮球、乒乓、体操、跳绳等小项落实到课表,培养师生“严教、勤练、常赛”理念,让每位孩子都成为绿荫场上的“明星”;以学月为单位,构建校本特色鲜明的“文气贝贝”舞蹈节、器乐节、绘画节、科技节、朗诵节等,并依托国旗下教育展、楼园巡回展、校门小舞台等平台,让全体学生艺体修养得以熏陶,潜能得以激发,不断发掘学生特长,使更多的学生迈入“优秀”的行列;创生适切学生年龄的劳动课程,构建课堂教学、基地实践、家庭拓展三个维度的劳动实践“体验场”,让学生享受劳动乐趣。

  语言艺术节

  语言艺术节

  音乐艺术节

  科技节

  器乐艺术节

  舞蹈艺术节

  心育赋能:打造温暖成长场域

  苏辙小学深谙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,在学科建设上,配齐师资,开足课程,设立了“沐风”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、师生心理健康咨询室,编印了《苏辙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》;在教学上,除每学期进班教学的9节常规心理课形式外,还根据班主任、学科教师根据学生现状反馈,由心理健康组针对性地开展“菜单式”课程教学;除此之外,还与眉山市检察院、眉山市精神卫生中心、大石桥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开展联动合作,以专题讲座、设置宣传展板、学校公众平台推送等方式和渠道向家长宣讲心理健康知识;教师定期录制心理健康教育微课,从心理调适、情绪控制等方面展开引导,为家庭提供教育支撑。

  心理活动

  沙盘室

  心理活动室

  音乐疗愈室

  家校社协同:共筑成长立体网

  苏辙小学历来重视家校协作,校园安全、智育培养、心理健康、食品安全……等学校方方面面均有热心家长参与的身影。苏辙小学家长学校、子由志愿者行动、苏辙小学家校课堂、新生入学仪式等特色活动,增强了家校交流,凝聚了育人共识,打造了良好育人氛围。

  学生春游

  家长课堂

  新生入学典礼

  新生入学典礼

  星霜荏苒,蛹动蝶变,风雨砥砺,春华秋实。回首过往,苏辙小学用教育情怀绘就了属于他们的荣誉长卷。展望未来,苏辙小学将以更笃定的步伐,更奋发的姿态“踏实每一步,正道行天下。”

  


责任编辑:赵硕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人民教育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